礼仪敬辞与恕催

礼仪敬辞与恕催

文:张仙 图:李敬聪

人生在世,一定离不开红白事。而对于婚嫁的喜事,东家为了隆重其实,一般上都会发请帖。别小看小小的一张请帖,东家的“肚肚肠肠”从请帖上的用词,隐隐约约,皆能不多不少,反映出来,虽不全中,亦不远矣!


有无收到请帖上列明的“礼仪敬辞”四个字?东家打出“礼仪敬辞”摆明大方态度,这个喜宴,纯粹是为了宴请宾客而设,东家不接受出席者送礼物抑或是捎红包…..


当然,出席喜宴的客人也识大体,总不成来白吃一顿之后脚底抹油即开溜吧?折衷的回报方式就透过报馆的“人情广告”,诚心诚意来恭贺东家的美美喜事,以掩盖“礼仪敬辞”的局限了。


曾经盛行好几年的“礼仪敬辞”,可能因为近期的经济不景,又逐渐消声匿迹了。


凡请帖上不列明“礼仪敬辞”,一定要多加“恕催”两个字。

请帖的个中奥妙,随着“恕催”两个字,即有了画龙点睛之效,被邀请的客人,一般上都意会到,这顿喜宴,是要捎红包给东家的。

那么,捎红包给东家有没有一些潜规则呢?这就要看请帖上所志的是“某某伉俪”抑或只是“某某”而决定红仪了。如果请帖是邀请伉俪的话,那么,红仪是算两个人头的,反之,红仪算一个人头即不会贻笑太方。

犹记得古早的喜宴,在酒楼的入门口,一定有一个“人情桌”,而每逢宾客来赴宴,就有一人开折红包报上人名与红仪数额,而另一人就在人情薄上作记录,一唱一和,配合得天衣无缝,却令赴宴的宾客闻之丧胆…..

原来,因为有报上大名,一旦自己的红仪比别人来得少,难免会难为情。所以,很多宾客为了面子,宁愿捎多也不敢捎少,演变下来,倒益了东家,办喜宴非但不用贴钱,反而还有盈余呢!

只是,宾客纳多了红仪自然茶余饭后也会猛吐苦水,一不做二不休之下,索性以“粉红色炸弹”冠之了。而“礼仪敬辞”即是“粉红色炸弹”的替代品,辗辗转转,也沿用了这么多年…..

是““礼仪敬辞”好还是“恕催”好?这得由东家自己评估与定夺。

如果东家要让喜事传到大街小巷,那么,有人情广告就比较适宜。如果东家是精打细算型,那么,收收人家的红仪,也无伤大雅。

从来隽礼有嘉名,礼以各传更见珍,人逢喜事嘛,眼里荡开一片喜悦的涟漪,嘴角拉开一线笑,“礼仪敬辞”也好,“恕催”也好,都是喜气洋洋的喜宴啊!


 

评论